查看原文
其他

“谁把我看成什么,我都不在乎”的“最美奋斗者”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


——2018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



上世纪70年代,他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投身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他谢绝英国皇家医院的挽留,毅然学成回国。


2003年,“非典”袭卷全国,他身先士卒,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让无数人动容。


“非典”之后,日常工作繁重,他始终不曾远离一线病人,病人与医学研究是他的生命之源,他不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就是钟南山,为国家分忧,为医学奉献,为患者服务,“医者仁心”,于他而言,是篆刻在生命中的自觉。


  而对于荣誉,对于赞赏,对于一切,钟南山只给出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最近,他荣获“最美奋斗者”。



图 | 钟南山 《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1月配图


钟南山

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良好的家教是父母给予他的财富


  1936年10月20日,钟南山出生在战乱中的南京中央医院,因为医院坐落于南京钟山的南面,他父母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取名为“南山”。


钟南山与父亲、母亲、妹妹的全家福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1901年出生在厦门,1930年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成为40位入学者中最后成功毕业的8名学生之一,之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解放后任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一级教授,是中国著名儿科专家。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1911年出生于厦门,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高级护理专业,解放后担任过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


父亲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医德才学,母亲温婉善良的品质和乐于助人的性格,影响着年少的钟南山。钟南山儿时经常在医院里,耳闻目睹父亲和别的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以及做法,那时候晚上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到他家看病,孩子康复以后,家长非常高兴,父亲也很开心。“那个时候给我一个感受就觉得: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有很强的满足感,这是当时的一个热爱的原因。”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诲,为钟南山最终选择医学事业埋下了伏笔。


  钟南山曾回忆父亲:“他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他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讲依据。”这些教育和熏陶,也形成了钟南山处事和立身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从不向命运低头屈服


  1955年,钟南山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由于体育成绩突出,他被选派参加首届全运会,打破全国纪录获得了400米栏冠军。比赛结束后,钟南山拒绝了北京体委的挽留,作出了艰难而果断的抉择:把自己的一生投身于医学事业。


但钟南山的从医之路却走得很是艰辛。


  1964-1966年,钟南山被派往山东乳山搞“四清运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文革”开始后,因为“出身”问题,钟南山在政治运动中备受煎熬。1971年,钟南山在妻子李少芬帮助下,才调到广州第四人民医院(后改为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一名医生,这时,他已经快36岁了。


  到医院不久,他将一位咳出黑红色血的病人误诊为结核病,次日发现是消化道呕血,病人险些丢了性命。这件事刺激了钟南山,他开始付出从未有过的努力,跟着大夫学习怎么处理病人,为什么要这么处理,要做什么检查。晚上回家继续研究功课。同事后来回忆:不过两三个月,原先粗壮黑实的运动员体格,减了不止一个码,之前紧绷在身上的白大褂,竟然显得飘逸宽松;原先圆头满腮、双目炯炯、笑口常开的一个小伙子,变得高颧深目、面容严肃,走路也在思考问题。


钟南山的努力也获得了回报,8个月后,其他医生评价他:“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


响应号召投身呼吸医学领域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还很落后,也没有多少人重视,甚至没有像样的研究机构。针对我国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情况,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医疗系统开展对慢支炎的群防群治运动。钟南山因为“没有专业、也没有专长”,被指派到第四人民医院成立的慢支炎防治小组。


  在全新的工作领域,一切都是从头开始,钟南山将探究的触角伸向了多种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领域,将无人问津的学科,做出了大名堂!


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室内工作 


  1974年和1975年,小组在《中华医学》和《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填补了广州地区多年来没有论文在国家一级医学刊物发表的空白。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作为广东代表,钟南山参加了盛会。他与侯恕副教授合写的论文《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被评为国家科委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他也因此获得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的机会。


  在英伦,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上发表。回国前,英国爱丁堡大学极力挽留他在皇家医院工作,被他拒绝。


  1981年11月18日,钟南山从伦敦飞回祖国,一直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工作,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非典”危急时刻


  2003年,是钟南山人生众多转折点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年。“非典”来袭,在疾病最先爆发的广东,原本就在行业内享有盛名的钟南山义无反顾走到了台前。


在这场危机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


2003年2月16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英东广州重症监护医学中心,钟南山(右)与其他专家在医治一位“非典”病人 


  一次,奔波在抗击“非典”一线,这位当时已经67岁的老人38小时未合眼,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当时除了家人和一名打点滴的护士,没有人知道钟南山病了,但他仅仅休息了三天就回到医院,回到他最关切的病人身边。在广东省疫情最为严酷的时段,钟南山说出了至今仍被人们记住的话:“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根据同事回忆,钟南山那时要求把广东最严重的非典病人都送到他那儿,“重症患者都是要把气管切开的,很危险。但后来的结果是,他那里重病号的死亡率得到了控制。”


  钟南山还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后来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的初心未曾改变


  在钟南山的众多报道中,有一个细节时常被提及:无论是查房还是出诊,他每次都是一边询问着病人的病情,一边用手先焐热听诊器。


钟南山为市民义诊 


  直到如今,钟南山给病人看病都是主动俯下身,把病人扶起来给病人测血糖、做触诊,然后再扶着病人躺下,为其掖好被子。无论病人是年少年长,无论病人患的是哪一种病,即使有严重的传染性,钟南山始终坚持一种态度: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


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室内为患者检查 


  “所以现在我觉得这么多年,做来做去,说来说去,自己还干着老本行。谁把我看成什么,我都不在乎,因为我始终没有脱离医生为病人服务这个根本。”这才是真正的钟南山,为患者着想,已经成为他刻印在生命中的本能。


(厦门市纪委监委、湖里区纪委监委  供稿 |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往期回顾

1.一镇一孝廉|漳州蔡新:一门两帝师,孝廉百世名,谁家这么牛?

2.一镇一孝廉|福州陈若霖:福州这名官员超硬气,连林则徐都是头号粉丝!

3.一镇一孝廉|三明朱熹:理学鸿儒流芳千古,廉政丹心气满乾坤!尤溪这位人物了不得

4.一镇一孝廉|宁德薛令之:廉村、廉溪、廉岭,唐肃宗敕封“三廉”美名竟是因为他!

5.一镇一孝廉|福州陈宝琛:力谏慈禧护门禁 ——“清流派”帝师陈宝琛

6.一镇一孝廉|福州陈岱孙:哪位福州人,朱镕基尊其为“一代宗师”

7.一镇一孝廉|宁德冯梦龙:习总书记号召学习的寿宁县令

8.一镇一孝廉|是他!把那些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丧权辱国罪人弹劾革职

9.一镇一孝廉|97岁大国医,拯救了超过16000位患者!

10.一镇一孝廉|李时珍推崇、被誉为“钟表鼻祖”的闽籍宰相

11.一镇一孝廉|神医不“神”,“不能让患者找不到我”

12.一镇一孝廉|闽人“程门立雪”,终成“闽学鼻祖”

13.一镇一孝廉|“长征之苦,使人难忘”: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

14.一镇一孝廉|“亮灯警察”陈清洲:他照亮了别人回家的路

15.一镇一孝廉|《陈毅传》与闽籍开国少将

16.一镇一孝廉|中国量子科技开创者:苦心人,天不负

17.一镇一孝廉|我国“半导体材料之母”

18.一镇一孝廉|履诺育朱熹,慧眼识岳飞,五夫刘氏就是这么硬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